云南大理,四时之气,常如初春。沿着洱海一路往西北方向走,凝眸处,水天空阔。行进17公里抵达洱源县,街巷阡陌间炊烟袅袅,多了几分白族原住民的烟火气。
32岁的江西小伙王桃是一名多肉寄养师,在洱源帮网友“云养”多肉。吃完早饭,王桃踩着一拖鞋的泥走进大棚,上千颗多肉虎头虎脑,王桃弯腰挨个检查多肉,轻轻摘除长坏的叶瓣,只需要这么一段泥巴路的时间,他就能瞬间从钢铁直男切换成温柔暖男。
王桃每天要来大棚打理顾客寄养的多肉
5亩地,27万盆多肉,2019年至今,王桃和朋友的淘宝店“治家森活”接到来自全国各地的多肉寄养需求。 “夏天太热了,多肉在别的地方养不好,我们本来只是想帮顾客养个几百盆试试,没想到一发不可收拾了”王桃双手一摊,哭笑不得,“明年还得再扩一块地。”
疫情突袭,“云寄养”救了10万颗多肉
肉嘟嘟、好养活、单价便宜……2012年下半年,多肉成为在年轻人之间流行的一股风潮。王桃也在那段时间入了多肉的坑,并且和朋友合伙大规模做起多肉生意。
2019年底,王桃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,疫情突袭,物流停运,10万颗多肉发不了货。情急之下,他做出一个决定:淘宝直播不停,继续卖货,支持寄养,等疫情缓和再发货。
多肉寄养大棚一角
“我当时的想法就是寄养个三四百盆,没想到一周不到,单子就接满了,太快了。”王桃回忆说。推出寄养服务的一个月后,寄养数量已经达到2万颗。
入坑的多肉主人往往会寄存多盆,看到喜欢的不断复购下单,寄养数量也不断增加,复购次数最多的甚至买了五六百次。多肉主人怎么“探望”自己的宝贝呢?王桃想了个办法,给每一盆多肉编号、分区,和多肉主人预约时间,在淘宝直播间一边和大家聊天,一边给大家看自己的“肉肉”。
一名客户已经回购了273次多肉,发货单备注“寄养”
痴迷多肉,有人云养2年不带走,还要为多肉买别墅
“哈喽哈喽小姐姐们下午好,现在我们播到第2387号喽!”“治家森活”的90后主播夏夏是多肉主人和多肉的“中间人”,每天在寄养大棚游走6小时,展示寄养宝贝的近况,夏夏笑起来眉眼弯弯,和直播间粉丝打成一片。
别看夏夏和粉丝有说有笑,当她第一次知道有人花钱买植物却不带回家时,惊得下巴都掉了:“实在搞不懂他们怎么想的”。夏夏回忆起当时,紧跟着噗嗤一笑,但做了一年的寄养主播后夏夏想通了,他们是真的爱多肉。
多肉主播夏夏正在给多人主人看寄养多肉的长势
夏夏遇到过一个来自杭州的80后女老师姗姗,在“治家森活”淘宝店持续寄养了2年的多肉,大概400颗。买了2年不带走,和没买有什么区别?原来,姗姗家里已经摆满了多肉,放不下更多,因为喜欢,就选择云寄养。姗姗说,能在直播间看到自己的“肉肉”越长越好看,也一样很开心。
在王桃的店铺里,寄养多肉数量最多的是北京的一个80后会计,寄养了500多盆多肉,价值十几万,她时不时还会寄来一些好看的花盆和风铃挂饰,点缀自己的多肉“后花园”。“这个顾客还和我说,想在大理买一套别墅专门养多肉,叫我有空帮她去看看房。”王桃打趣地说,自己不仅要帮忙养多肉,还肩负看房的使命。
顾客会寄来小饰品点缀自己的寄养区
据王桃观察,反复购买多肉并且选择寄养的大多是30岁左右的女性,她们注重生活品质,也有一定的财力,愿意为此付出时间和金钱。她们寄养的原因大多是家里放不下,或者气候不合适,这批人被云养多肉治愈,同时也催生着多肉寄养行业的发展。
炎炎夏日,“多肉寄养”成行业标配
夏季天气炎热,是多肉寄养的高峰期。在王桃的淘宝店里,有一个疯狂的顾客尼克,在上海养了300多颗多肉,夏天室外太热,多肉容易缺水,无法养出好看的颜色和形状。为了给多肉们降温,尼克把多肉全部搬进卧室,让它们“睡床”吹空调,自己则转移到客厅吹电扇,后来实在没辙,找到王桃寄养多肉。
顾客寄养的多肉会被分区编号,防止丢失
像尼克这样,把多肉从外地专门寄到大理寄养的顾客并不是个例。根据不同的需求,王桃把多肉寄养服务分为普通寄养和VIP寄养。普通寄养:单次购买200元以上可以免费寄养一年,一年到期之后按照每年每平方米200元收费,一个月看一次多肉;VIP寄养:2平方米4500元一年,有专属的直播和摄像头,可以随时看到多肉。
王桃说,目前多肉寄养大多集中在云南昆明和大理,“云南这边气候好,多肉寄养几乎已经成了淘宝上多肉商家的标配了。”炎炎夏季,挡不住多肉玩家的热情,玩家们云养多肉,远程“拥有”,悄然成为一种新的商业现象。
(正文已结束)
推荐阅读:旗龙网
免责声明及提醒:此文内容为本网所转载企业宣传资讯,该相关信息仅为宣传及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不代表本网站观点,文章真实性请浏览者慎重核实!任何投资加盟均有风险,提醒广大民众投资需谨慎!